Tuesday, June 27, 2006

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第六誡

奇斯洛夫斯基的第六誡 Short Film about Love

奇斯洛夫斯基的《10誡》(1988-1989年)是一套10集的電視劇,在波蘭電視台播放,而當中的《第六誡》,在1988被他改編成87分鐘長片,這就是《情誡》。《情誡》跟《第六誡》的結局完全不同,但同樣曲折離奇,保持他一貫出其不意的作品。



從奇哥的《情誡》到林夕的《情誡》

多年前,林夕為王菲填了《情誡》,當年我還小,沒能力悟出甚麼,直到開始接觸奇斯洛夫斯基時才恍然大悟,林夕筆下的《情誡》是一份如何高尚的情操。奇哥的《情誡》是描述偷窺的電影。一個叫馬丁的年輕人,生活孤獨而沉悶,每日在郵局上班,回家把房燈關掉,利用桌上的一支望遠鏡,窺探對面大廈的女藝術家瑪格達。瑪格達快樂地跟男人一起時,他會把自己的嫉妒提升為一種莫名的快樂,當瑪格達失戀或失意時,他亦會把快樂轉為憂愁。他雖然比瑪格達年輕,卻比瑪格達更懂得愛情,瑪格達眼中的愛情只有性,她是一個害怕付出的女人,她太過脆弱,容易受傷害。瑪格達的生命好像比馬丁豐富,她有藝術亦有似是而非的愛情,只是她得到的卻比馬丁在偷窺中得到的歡愉來得空洞。慢慢地馬丁的愛從虛空走到現實,他找了一份送牛奶的工作去接近瑪格達,希望她明白自己的愛情,只是如上述,無論是電視版還是電影版都好,兩者的結局都出人意表,在這裡賣個小關子,留待你自己去發現。

《情誡》於1988年拍攝,那時的波蘭如一眾東歐國家的人民都處於一個與共產政權對抗的年代,由於當時電視的廣播權是公營的,所以,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只可以隱晦地表達,奇哥的作品得以在電視廣播,並不是因為他全力支持共產,相反,他是反共的,只是他需要政府的撥款,然而他的電影和電視劇卻令當時不滿政府的觀眾很受落,因為他的作品中每每都會用不同的手法去舒解一點點訴求,好像《情誡》中那種對愛的渴望及那種對自由的期盼。他要觀眾明白,談情跟談政治不同,談情有好多時候都是盲目,但談政治卻要跑出來把自己的需要大聲呼喊出來。這簡直就是林夕《情誡》中的那一句「不要太明目張膽崇拜 談情不似遊街」,相信林夕填詞,也定必喜歡奇哥的《情誡》。


《情誡》中的宿命論

要說的是,《情誡》中處處都離不開奇哥的母題─宿命的劫數、後現代主義主導的社會以及無愛的世紀。奇哥的電影總是要告訴你,機遇的重要及做命運的安排,彷彿生命中總有不能由我們控制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總有些事情是注定了。《情誡》之中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當馬丁愛着瑪格達的時候,瑪格達卻無動於衷,被窺視的人似乎不曾沾到一點被愛的幸福。但有好多時候,機遇就在生命發生,安排了馬丁做一個送牛奶的男孩,把牛奶送到瑪格達的家裡,才發現自己愛的女人都只不過是如此這般,失望的心情令他失去了愛她的理由,瑪格達卻才開始喜歡這一個沉默的男孩。生命中總有好多時候都只得無奈,愛情是一種機遇,就如奇哥想說的,自由去愛,自由去做自己的事都是一種機遇,在他的那個時代,卻甚麼都不能做,甚麼都只是被控制。如作家黃碧雲所寫:「在這難以安身的年代,豈敢且言愛。」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