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6, 2005

六四‧母忘?

天上pop cult,小良老師教post colonial。課堂中段,他與我們談六‧四,要談六‧四,該如何開始呢?我當時有點怯,自問是一個政治盲,我如很多年青人一樣對政治了解不深,但因為入讀文化研究的關係,也開始多加留意一下政治,但說到六‧四,我還是不如很多人,我對很多東西都不太了解,只是皮毛。小良老師於是放片,是一段紀錄六‧四的新聞片段---殺的殺、駡的駡、暴動者與公安互相推撞、坦克車駛入天安門......etc 一幕又一幕血淋淋的場面放在我眼前。小良老師在放片後忍不住淚眼盈眶,但說實的,你叫我不能動容嗎?我想,再是政治冷感的人,都不能沒有感覺吧?

我有時不明白,至小讀中國歷史,有不少戰事都是中國人打中國人,結果台灣又話要獨立,結果明明同是中國人同是說普通話的但都要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大概六四就另一種中國人自相殘殺的陰暗面,學生為了爭取自由、廢除社會政冶腐敗而上街遊行,何以會得到如此殘暴的對待?一個又一個倒下在血泊之中?

「我看見了兩台坦克車駛上天安門,前面有幾個學生,他們躲避不及,坦克車亦沒有停下來,就把他們壓死了。」一個受傷者跟記者這樣說。我可以想像,那是多麼大的痛苦。一九八九年,在教育還是很矜貴的中國,那一群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就這樣死傷無數。身為二零零五的大學生的我們,究竟又學到了甚麼呢?

記得當年釣魚台事件發生,有一些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學生在反思為何學生的政治意識如此低落,如此不懂為自己的國家出力,只是沽大學生之名,享知識份子的譽而讀書,成何體統。反觀該事件發生在七十年代,十多年後六四事件就見證到中國的知識份子是如何「知識」如何「有己見」。但時至今日,我們又在做甚麼呢?大學生之名普及化,光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都有八所大學,似乎都沒有從前矜貴,而現今的大學生,更似乎更沒有政治意識,七十年代新亞書院的大學生原來已經預兆到今天的情況。

母忘六四,我們每年在維園必定聽到的口號,白色的燭光紀念的是一個又一個為國捐軀的熱血份子,但今天的我們,究竟是母忘六四(加上個感嘆號!)還是六四‧母忘?(加上個問號?)

資料來源:(刊物)1972年9月盤古之聲<<「新亞精神」不要也罷>>
(刊物)民國六十年十月一日中國學生周報<<給新亞書院校長及各位師長的公開信>>
www.plklsp.edu.hk/others/sharing/june4.htm 六四事件,八九民運
www.ngensis.com/june4/june4.htm 六四民運誌‧上卷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