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5, 2006

當電影走進八十年代的香港

生哥109的final paper~我覺得可以放一放o係度,同大家分享下。

當電影走進八十年代的香港

要說八十年代的香港,我們的腦袋裡浮現的大概會是以下幾個詞語:《中英聯合聲明》、首次的區議會選舉、《基本法》發徵求意見稿、經濟變好云云,似乎八十年代繼六七暴動和七十年代的釣魚台事件後還是一個未能安靜的年代。那麼要說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又會是怎樣呢?當時的媒體,除了收音機外,電視亦以變得普遍,電影市道亦見好轉,不再受電視的威脅。電影,經歷過六十年代(1967)無綫電視的啟播而大受挫敗後,七十年代初(1972)的粵語片更創出產量新低,一整年都沒有一部電影可以生產,及至於七十年代中期李小龍功夫片的熱潮和後來《鬼馬雙星》(許冠文)的成功,使一蹶不振的電影事業來一個否極泰來。如此漂亮的復甦,令電影以一個高姿態走入八十年代這一個多事之秋。
八十年代的影中龍
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發展得很快,亦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當時同列名的三龍還有台灣、南韓和新加坡。然而,比起其他三小龍,香港憑著她的「高度言論自由」、「高度表達自由度」、和港人對自新的身份問題感到傍徨的張力,使她的電影發展比起那三小龍更加發達和成功。再加上,如我上述,香港當時的中式武打片(七十年代的李小龍《猛龍過江》、《精武門》等及後期成龍的《醉拳》等)實在是當時得令。西化的槍戰片,如吳宇森的《英雄本色》(1986)、《喋血雙雄》(1989)等,把槍戰畫面加上中國傳統的身手和緊張動感的精彩佈局搬上舞台,使香港的電影在八十年代推至高峰。當時這類的英雄片特別注重熱血,江湖的恩怨,和重重的復仇心態,撇除了男男女女愛情的忸怩,更表現出當時八十年代的港人心態。以《英雄本色》為例,它的第一集和第二集是在刻劃正邪兩道的兄弟情義,手足的江湖情和以男性為中心的電影,說出了八十年代的港人自身的優越感和危機感,這種危機感,不只是第三集(1989)後段「坦克車的鎮壓」(對六四的暗喻)中對回歸的恐懼感,而是一種現代化帶來的危機。所謂現代化的危機在八十年代的人非常關注,他們發現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日漸變得比男性重要,傳統的道義、手足之情末落,以男性為主的社會開始動搖。所以在電影中,他們在第一、二集中都沒有涉及愛情,反而著重於拍攝周潤發和狄龍的酷、張國榮的手足情。一直至第三集才有梅豔芳的出現,其實梅豔芳的出現都是現代化的一個標誌,因為她在電影中幫了周潤發莫大的忙。這都反映了當時女性在社會上所扮演的位置,使以男性為重心的中國社會體系變得不同。

這三部電影在八十年代中擔當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吳宇森的名字期後在荷里活更是聲名大噪,使香港電影更可跨越國際。其他三小龍,以當時的台灣為例,雖然有不少特出於藝術性高的導演領導,如在1981年以《就是溜溜的她》在台灣初露鋒芒的侯孝賢導演、1983年以《房間裡的衣櫃》而備受注意的蔡明亮導演及1981年開始拍攝充滿電影感的劇集《十一個女人》的柯一正導演等等,都是以藝術及實驗性的電影見稱,可惜當時台灣的氣候不能給予他們發展的機會,政治的發展頹唐、經濟才剛可以整頓等等,使台灣電影界當時只能被西片和港片佔據,扼殺了當地導演的發展機會。
八十年代下的港產片
八十年代時的香港電影已開始離開了七十年代以中國舊式鄉土為背景的功夫笑片和諷刺片路線(如李翰祥的《大軍閥》),反而開始走向城市化、都市感覺偏重。當時的麥嘉、石天等人變拍了《追女仔》和《最佳拍擋》的片集,且獲得空前成功。其實當時是因為大勢所催,當時的港人生活比較好,經濟起飛,當然不會再把眼界停留於中國的鄉土之情,反以變得時髦、新潮的主題為主的電影顯得受落。就連徐克導演都拍西化洋溢的《鬼馬智多星》去鞏固自己在電影圈的位置。這樣一來,八十年代的電影開始變得「香港化」,不再是倚賴中國,反而更有自己一套。以成龍的《A計劃》(1983)為例,電影以香港剛成為是殖民地為背景,而成龍是個港英警察,他卻打中國海盜,在《A計劃續集》(1988)中他雖然同情為反清而犠牲的中國烈士,但他仍再三表明他是忠於香港的。

及後到許鞍華導演的一系列電影,她的《撞到正》更以離島做主題,發揮的拍出本港的「鄉土情懷」,而《傾城之戀》更是回顧香港在淪陷的三年零八個月的痛恨歷史。而關錦鵬導演的《胭脂扣》(1988)中,對石塘中一帶的風月場所中的懷舊味道更是拍得絲絲入扣,縱使未能出生那個年代,也會覺得很有感覺,很localize!

這樣本土的說法,非常「香港」的表達方式,更說明八十年代的香港要有自己一套,要擺脫中國的背景,接受「與之不同」的思想。而且因為在《中英聯合聲明》頒佈後,香港人大多害怕回歸,怕接受不了自己將失去的本土文化,所以更加要以電影作為定格的工具,把香港的一點一滴所於菲林裡去。

八十年代電影的最佳拍擋

要討論八十年代的電影,又怎可以不說《最佳拍擋》?《最佳拍擋》是香港八十年代最受港人歡迎的一系列片集,亦是麥嘉的新藝城公司的馳名之作。這系列的片集由麥嘉監製和主演、加上許冠傑和台灣女星張艾嘉的坐陣,是電影收視不停報捷,第一集已收二千七百萬票房,高據當年的電影票房第一位!

當然,《最佳拍擋》之所以廣受歡迎,實因為這系列的影片跟當時的香港有密切的關係所至。第一集的《最佳拍擋》是模仿荷里活的《占士邦》和《烏龍幫辦》而拍成的,給觀眾一個非常新鮮的感覺,電影中沒有中國的鄉土背景,也沒有《半斤八兩》式的大時代小人物喜劇,相反是非常國際荷里活式。電影主要說他們三個主角是最佳拍擋(香港風流飛賊、紐約華裔光頭神探、香港女警司)如何對付西方的鑽石大盜「白手套」。單看故事已知香港人在電影中如何打入國際,把「西方」人擒拿,不再害怕外國人。電影中亦有不少新式的科技槍械、飛車場面,加入女主角的愛情伏線,沒有以大男人為中心,使整個電影輕鬆鬼馬,嬴得坊間一至好評。及後的《大顯神通》(1983)和《女皇密令》(1984)亦非常賣座。《女皇密令》更是描寫香港人如何受港督委托去尋回英國皇冠寶石,此舉不但表現港人的親英思想,亦是自我的優越感表現(外國人亦要倚靠港人幫手)。這三套電影都令當時香港一時哄動,可惜,其後的第四集《千里救差婆》,雖然到紐西蘭拍攝,但是悲觀的調子就浮現出來,主角們的處境悲慘,光頭神探的老婆兒子更被黑幫綁架,最後又要在火場求命。這正反映了當時港人對九七後的憂慮,而且又被英國「出賣」的慘況。最後,《最佳拍檔》在一九八九年推出最後一集《新最佳拍檔》,本目的是賀歲片,但整套電影卻是悲觀慘淡,主角失業、離婚、不和、不再是拍擋。新拍擋張國榮和利智亦無貢獻,幾乎被判死刑,最後他們便與北京合作,找回國寶。這個電影是有野心的,把港人的危機感搬上銀幕,但其實當時的香港,經濟亦算不錯,未如電影中說得如此強差人意,故此這套電影收視平平,亦結束了《最佳拍檔》的神話。

八十年代的新浪潮
除了《最佳拍檔》這個香港八十年代電影的神話,在這個難以安身的年代,有一群由外國回流,對電影很有熱誠的導演如:徐克、許鞍華、譚家明、方育平等人都先後冒起來,為八十年代的電影史劃下一個很深影響的烙印---香港電影新浪潮。這些導演的電影,在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相繼為香港電影作出貢獻,他們的電影充滿藝術性,而且社會性和政治性方面都有新的表現,所以令香港電影走入另一個世界,例如方育平的三部曲《父子情》、《半邊人》、《美國心》,都是說出當時香港人自身的身份問題與危機。譚家明的《烈火青春》更寫到當時東洋文化如何充斥於當時的青少年,性的開放把傳統舊有的中國式觀念推翻可惜,這個如此實驗性的嘗試只是維持了一段很短的時間,很快就被淹沒了。

其實,在香港這個已商業為主的環境中,要發展這種藝術的表現並不容易。這是一個投機的城市,亦是一個金錢掛帥的地方。電影,作為一種傳媒工業,當然都是以商業出發。故此,當時的一眾導演,特別是一些欲以獨特拍攝手法去做電影的導演,都得不到支持,不少電影都只是叫好不叫座,所以在八十年代的就開始末落。有關香港新浪潮的文章在坊間有很多,大多數的評論在最後都有種替之可惜的感覺。事實上,這樣的一個時代的末落,實在是香港電影界的損失。大抵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代表作,香港新浪潮電影無疑是八十年代的輝煌史,只可惜這道光輝亦不是永恒的。


總結
彭浩翔的《買兇拍人》,以一抹又一抹的黑色幽默風格,諷刺了現今香港的電影,再有抱負的導演都不能大展拳腳。葛文輝飾演的殺手更是突出,他說明現今的殺手不像從前一樣,現在他們都要為生計、為養妻活兒而屈就。誠然,香港的電影的確以商業為主,因為要打入市場,要賺錢就不得不面對現實。今時今日的港產片,想做藝術,就必需要有大人物大公司支持,可惜,又有幾多公司願意去冒這個險呢?香港八十年代的電影事業,有高潮亦有低潮,把七十年代的頹風救起,亦領導九十年代的電影走進商業領域。電影界的秤子,在八十年代的香港也好,或是現今千禧後年代也好,可能一輩子都難以找到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吧。


參考文獻:

(書目)

1.《香港電影史話》余慕雲著 香港:次文化堂, 1996-2001
2.《圖說香港電影史1920-1970》 方保羅編著 ; 張美芳翻譯 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1997
3.《從新浪潮至後現代》陳耀成著 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2001
4.《香港電影與香港人文化及社會身份》硏究報告 香港:香港影評人協會,2000
5.《香港電影新浪潮:二十年後的回顧》 羅卡編 香港:臨時市政局, 1999
6.《香港電影類型論》,羅卡,吳昊著,牛津大學出版:台灣1997
7 《香港電影風貌 1975-1986》 焦雄屏著 台北:時報, 1987

(網頁)

8.台灣電影筆記 http://movie.cca.gov.tw/index.asp
9.香港電影發展史 www.ylcss.edu.hk/subj/his/movie.ppt
10.香港電影資料館 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chinese/cindex.html